經學的多元脈絡:文獻.動機.義理.社群
click:1Other title:文獻.動機.義理.社群
Author:勞悅強,梁秉賦主編
Publication Year:2008
Publisher:臺灣學生
Place of Publication:臺北市
Series:文獻與詮釋研究論叢:4
Format:PDF,JPG
頁數:400
ISBN:9789571514314
category:World Literature  
本館HyRead 中文學術電子書庫本月總額度已滿,目前僅提供試閱,每月1日零時將重新計算開放借閱。
內容簡介
《文獻與詮釋研究論叢》由「文獻與詮釋研究論壇」的學者聯合發起,並由潘美月教授、鄭吉雄教授共同主編。本論叢專書,以學術研究論著為主,也包括用於教學和推廣的系列叢書。「文獻」的定義,「文」是指典籍,「獻」是指賢者。廣義來說,一切人文學研究都離不開文獻;同時,文獻的詮釋活動也反映了人類探索抽象之精神世界的高度與廣度。我們希望藉由成立《文獻與詮釋研究論叢》,在東亞學術界持續深化文獻和詮釋的研究。
Table of Contents
- 序論
- 壹、孔穎達《五經正義》「體用」義研究──經學義理營構的思想史考察 鄧國光
- 貳、清代禮教思潮與考證學──從三禮館看乾隆前期的經學考證學兼論漢學興起的問題 周啟榮
- 參、乾嘉經典詮釋的典範性綜論──思想史的考察 鄭吉雄
- 肆、訓詁與微言──宋翔鳳二重性經說考論 蔡長林
- 伍、「思主容」、「渙其羣」、「序異端」──清人經解中寬容平恕思想舉例 嚴壽澂
- 陸、攻乎異端──劉寶楠父子對朱熹的愛恨情結 勞悅強
- 柒、評楊大堉、胡肇昕補《儀禮正義》 彭林
- 捌、古金文學與《詩經》文本研究 陳致
- 玖、理雅各(James Legge, 1815-97)英譯《大學》析論 龔道運
- 拾、清末民初學人的讖緯觀──1890-1930 梁秉賦